2020-08-31
以下文章来源于大道至简 ,作者竹间老庄
竹间咨询是一家专业化的教练式管理咨询公司,致力于成为成长型组织的卓越合作伙伴,帮助企业家有效应对业绩、管理与人才三大挑战。
竹间为旦恩投资与合作的企业提供了富有成效的管理教练服务,帮助旦恩周围的的企业和企业家成长。旦恩会和竹间共同致力于发现和辅佐更多卓越的企业家,以成为受人尊敬的智慧组织。
当下有一个非常流行一个说法:管理越少越好。包括一些著名企业家在内,很多人都这样说。稻盛和夫说:“经营最大化,管理最小化。”杰克·韦尔奇说:“管理应尽可能少。”刚读到一篇文章,谈到字节跳动公司(“今日头条”、“抖音”的母公司)的成功,认为其关键原因就是“发展太快,来不及管理”,意思是没有管理就是成功的原因。
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首先要回到基础的问题:“什么是管理?”如果管理仅仅指干涉他人,如果管理只是“我管你”,那么确实,“管理”还是少一点好。但如果按照我们认为的,管理是让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用,答案就不同了。如果从流程的角度来看,管理的输入是资源,其输出是成果(绩效),管理怎么可能越少越好呢?
在知识界,很少学科和管理一样,充满了谬误和自大。每个阶段都会有一个所谓流行的说法,然后过段时间再贬斥之。前段时间读《激荡三十年》,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各种管理理论呈现出明显的潮流特性,阿猫阿狗也都可以创造出所谓的理论,各领风骚数百天甚至数十天,潮起潮落后,尘归尘土归土。
言归正传,管理到底该多一些还是该少一些?我们同时会看到两种现象,一部分公司确实存在管理过度的问题,但更多的公司还是缺乏管理,或者说依靠直觉在管理。管理不是“多好”或者“少好”,而是应该有绩效。换言之,如果对绩效有帮助,管理就不嫌多,反之当然越少越好。
当然,如果严格来说,管理带来的绩效必须大于由此付出的成本,这样的管理才是有效的。进一步,如果有多个选项,而我们的资源又不充裕(这是常态),我们就应该把资源投入到最重要的管理工作,这就是要事优先的意义。
还有,学术界及企业界(包括很多培训机构)对“领导”与“管理”进行切割,认为“领导可多些,管理要少些”。语不惊人死不休,说得就是这种观点吧!
管理与领导啥时候变成对立的关系啦?没有“管理”,“领导”就是喊口号吧;真正有效的管理,怎么会不具有“领导”的作用呢?从绩效的角度,领导与管理是没有差别的,最多只是侧重点不同罢了。我更认为,领导就是管理的一部分,离开了管理就没有所谓的领导。
很多词汇,在不同的场景中含义是不同的。稻盛和夫、韦尔奇们的说法,其实指的是管理中的“控制”部分,并非真正排斥管理。要特别注意的是,我们在对外文的翻译中,常常会出现不能充分表达愿意的情况,各种语言的词汇之间并非一一对应。特别对一些术语的定义,只能用最接近的意思。英文中的“Control”,我们通常翻译为“控制”,其实它也包括监管、调节、保障的意思。
就算是控制,管理中也是需要的。只是在知识型社会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知识)在每一位员工的身上,要发挥他们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必须由他们自己来制定目标,同时“控制”也更多转化为自我控制(自我管理),德鲁克称之为管理的哲学——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
在一位已逝作者的书中,我学到了两句经典的话,分享一下:第一句,“目标是谁的,动力就是谁的。”第二句,“人们所做的不是你要求的,而是你检查的。”结合本人20多年来的管理经历,深以为然!
管理不在多少,关键在于让资源发挥效用,换言之,管理多还是少比较好,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所谓“管理越少越好”,是典型的偷换概念,是对管理的污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