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级设计与应用 | 旦恩洞察之管理实践

2020-05-06

首页 >新闻动态 >新闻详情

导读:在日常工作中,管理者对于职级的认识常常比较模糊。是否需要设置职级?它的作用与意义是什么?职级设计的逻辑是什么?该如何设计职级?职级到底该怎样应用?……本文就职级的意义、设计逻辑、应用等进行了全面的论述,供人力资源工作者及管理者参考。

无论是干部、医生还是老师,都有对应的职位级别(或职称),比如干部有科员、科级、处级、局级、部级和国家级,所有的干部最在意的大概就是这个级别了。央企的领导无论称为董事长、总经理或者什么其他头衔,背后都有一个相当于某某级,尽管不公开讨论,大家心知肚明。其实在过去,哪怕是工人,也都有对应的级别。只是改革开放以后,很多企业已经不再强调了。

我们对职位级别(职级)最直接的反应,大概就是工资、权力和地位的差异了,但职级的意义就是这些吗?

人是组织的资源,而且是最重要的资源,对于资源,我们当然需要搞清楚其重要性,以便于资源发挥价值。从根本上说,职级就是起这个作用,职级高的员工,我们认为对组织的价值大,可以承担更重要的工作,有更大的责任,需要接受更多的授权,并匹配更好的待遇。

组织存在的意义是创造价值,而职级标志了员工作为资源,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重要性,职级是员工贡献大小的标尺。所谓“能者多劳”,并非指能力强的就应该多做事,而是指他们应该承担更重要的工作,相应就能够产出更多的成果。

这和管理原则的“要事优先”,经济学中的“帕累托最优”道理一致。简单说,我们应该更多关注于重要的资源,就员工而言,即职级高的员工,以达到更多更好有效产出的目标。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下,所谓员工的重要性,只是评判其能力和贡献,与“人生而平等”的理念毫不冲突。

没有职级,我们就失去了这一标尺,就无法了解谁是更重要的资源,相应的也就难以用人所长,最终达不到最优成果。

一、职级的设计

职级设计的逻辑是什么?任何一件事情,如果我们搞不清逻辑,这项工作就难以开展,即使开展了也常常无效。

把员工作为一个整体,我们需要按照重要性来区分。因为重要性是相对的,所以职级设计也应遵循“相对”的原则。用考试来打比方,职级设计是“选拔考试”,类似于高考或者研究生入学考试,绝对的分数不关键,重要的是相对成绩,即排名情况。职级的定义不是“水平考试”,典型的水平考试包括各类职称考试,如会计师、律师考试,只要达到及格就可以取得证书。这也说明,职级和职称本质上是不同的。

有人觉得,应该建立客观的绝对标准来确定职级,这其实是错误的,原因有三。

第一,环境因素。
在当下VUCA时代(Volatility-易变性,Uncertainty-不确定性,Complexity-复杂性, Ambiguity-模糊性),外部变化极其剧烈,客观标准很难确立,即使好不容易确立了标准,也容易过时。对照工业时代的职位说明书,今天很多公司已经放弃了这一做法,道理就在这里。

第二,不易区分。
我们的目标是区分“人”作为资源的重要性差异,依据客观标准,常常失去了区分度,组织中可能大家都达不到或者都能够达到。

第三,放松标准。
依据客观标准来确立职级,因为没有比例关系的约束,负责认证的人很容易放松标准(即使再客观的标准,总有很多的主观),职级定义容易导致就高不就低的现象。

比例关系

职级应是相对的,就是说应该以确定比例关系为原则。那么,如何设计各职级的比例呢?我们需要先确定职级的分布形态,一般有金字塔型、纺锤型和倒金字塔型三类。以企业来说,金字塔型适合于新创和快速发展的公司,低级别较多,高级别较少。随着企业的发展,将逐步过渡到纺锤型,即两端小,中间大,呈现正态分布。在企业成熟以后,新人进入较少,慢慢地就会过渡到倒金字塔型,即高级别的人较多。

例如某企业从11至20共10个级别,按照金字塔分布的形态如下:

人与其他资源不同,人有主观能动性,能力总是逐步提升的,要为员工级别的提升打开通道,所以必须设置一定数量的级别。级别数量的设计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我一般建议企业设计10-15个级别。其中的考虑在于,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一般有30年左右,平均2-3年有一个级别的提升是恰当的。
举几个实例:

1.阿里巴巴

巴巴最早的设计是这样的,对于正式招聘的技术人员,一共只有P4-P10七个级别,台阶太有限,我开玩笑说,巴巴大概只希望你在公司最多呆十五年。
后来或许阿里认识到这个问题,叠床架屋、绞尽脑汁增加了几个级别,调整后的是这样的:

看起来好多了,一共有12个级别。但研究员、总监往上,明显有斧凿的痕迹。另外,其对于专业P和管理M的划分我是不认同的,这个后面一起说。
(关于阿里职级设计的前后次序,是我的推测,未经考证,特此说明。)

 2.腾讯

鹅厂旧的职级体系,一看就是书生(工程师)的作品,设计人员大概是方案编得比较多。新的好一些,符合人文逻辑的特点(模糊)。一共有14个级别,但是和阿里一样,还是强调了专业属性。

3.华为

菊花厂一样设计了14个级别,从11级到24级(最近增加到26级),其中13级以上还有A、B、C三小级。图就不画了,随便想一下就知道,省得浪费篇幅。
关注互联网的,还可以查一下百度、头条等公司的设计,我觉得参考意义不大,略过不提。

论暴发户,阿里、腾讯、头条是远超华为的(这里我特别不提百度,原因是我最看不上它),但论底蕴,我只服华为。这不是因为华为是我的老东家,而是华为确实是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好了,这是开玩笑,其实阿里和腾讯也是相当好的公司。

职级标志

接下来我们谈职级标志的问题,前面我们看到,阿里和鹅厂都有职级分类的问题,如阿里就有P系列和M系列。组织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对立,这样的划分无疑加大了这一问题,客观上还会导致作为专业人员的沾沾自喜,以专业为荣,而忘记了专业人员如何卓有成效的问题。另一方面,管理人员也容易自我定位失准,认为自己有“权力”,专业人员是“打工的”。其实,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专业人员,他们的目标都一样,让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用,创造更多的客户价值。

企业中的管理人员与专业人员,确实需要不同的发展阶梯,但严格区分开来是不恰当的,两者之间需要互通有无,相互学习,这样才是健康的组织。对于转换赛道(从专业到管理,或者反之)的员工,我的建议是适当降级使用。
例如一位18级的专业人员,第一次转为管理人员,最好从17级对应的岗位开始做起。这和军队官员到地方任职时需要降一级使用,道理是一致的。但要注意的是,这是降级使用,不是降薪!他承担17级的管理岗位,但还是18级的薪酬,并且要特别关注转岗人员,一旦确认合格要尽快提拔到匹配的级别上。

刚刚说到个人级别,也补充一下,除了个人级别以外,还是有岗位级别,两者通常是一致的,但不绝对。假设采购总监的岗位级别是19级,任职总监的人可以是19级,也可以是18级、20级。前者称为低配,表达的是目前没有胜任的人选,需要加快培养;后者称为高配,一般表达的是这一岗位在目前阶段很重要,需要配置能力强的人。典型的“高配”,就是华为任总说的“少将连长”。

因此,我个人更建议采用数字的方式,并且级别高的数字大,这其实也没有特别的道理,只是因为随着组织的发展,数字是可以不断上升的,以免天花板的出现。可能有人会问,华为为什么从11级开始?这也没有特别,就是感觉下面可能还有,对低级别的员工多少有点心理安慰。另外,也可能是“修辞”的原因,因为从11级开始,级别都是两位数,能够对齐,看起来好看(这个是我猜的)。

前面说了,级别提升的平均周期以2-3年为宜,但并不表示是均速的。一般来说,低级别的提升周期平均应短一些,以上述整体职级11-20级为例,从12到13级平均可能只有1年左右,而从18到19级平均来说可能需要4-5年。

要特别说明,职级考虑的因素是能力而不是学历、资历,甚至也不是知识。所谓能力,就是能够带来成果的素养,我们称某人为“能人”,指的是能够办事,而不是他有什么显赫的家世或者头衔。

我把知识归纳为五个层次:数据、信息、知识、能力与智慧,五个层次逐层递进。简单说,认识了事物就产生了数据,比如温度、湿度、重量等;对我们有价值的数据才是信息;理解了信息之间的因果关系就具备了知识;能够运用知识产生成果才叫能力;知道该掌握什么能力,有所为有所不为就是智慧。

另外,还有一个“称谓”的问题,比如高级工程师、研究员、总监、资深总裁等等,这个因为关系到“面子”问题,很多员工非常关心,但却是我最不在意的。华为高层领导以下都称“部长”,好像也没有什么问题。过于强调“名称”会导致“通货膨胀”的问题,现在大公司(如华为)打“副总裁”以上名片的人,没有几千也有几百。也许是我过于保守了吧,年纪轻轻Title看起来吓人,这除了导致心理上的沾沾自喜,实在没有什么作用。

二、职级的应用

明白了职级的意义,清楚了职级设计的逻辑,最后我们来聊聊职级的应用。

1、首先当然是工资,这也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一般来说,不同职级的工资不同,职级越高工资越多。但这个并不是绝对的。我们可以把工资看作劳动的价格,而职级对应的是劳动的价值,价格围绕价值波动。员工的工资,除了其价值(对应职级)以外,还要考虑到两个因素,一是供求关系,它会影响工资,紧缺热门的人才往往需要给予更高的工资;另一个就是心理学因素——工资的向下刚性。

任何一个组织,总免不了有工资与职级不对应的情况,就算现在没有,未来随着人员发展和环境变化,也一定会出现。对这一情况,在操作中我建议“另起一行”,即对那些工资与级别不对应的员工,标明“价值工资(职级工资)”+“调节工资”。

当下紧缺的岗位或者我们对员工判断过于乐观,就会导致目前工资偏高(即“调节工资”为正)。这种情况下,考虑到“物(人)以稀为贵”以及工资的向下刚性,不能直接降薪,可行的办法是在未来的涨薪中放慢节奏,逐步变得合理。这是务实的做法,我称之为“以时间换空间”。

反之,调节工资为负的,可以一次性调整到位,也可以分次调整,各有优劣。一次调整到位,操作简便,体现公平。分多次调整,有两个考虑:一是我们的判断可能是失准的,错误不致过大,这是谦卑;另外,多次调整也就有了多次激励。实操中多数情况我是建议分次调整的,但次数也不能过多,分2-3次调整到位是比较合适的。

说到工资,请允许我稍微发散一下。组织的员工,一方面是资源,另一方面也是资本,可称为人力资本或者知识资本,他们自带生产资料,所以我们还应该考虑他们参与资本收益的分配,这就是为员工配置股权(期权)的原因。关于这一部分,我在“薪酬的逻辑”的文章中有更详细的论述。

2、职级应用在绩效评估中

很多公司的绩效评估都要求控制绩效等级的比例(这是应该的),但往往没有分职级控制,这样会导致低级别的员工,绩效等级往往偏低。兵对兵将对将,让兵与将直接PK是不公平的。当然,我也不赞同每个等级都分别控制比例,10个级别就有10个比例控制,那太复杂了,一般我建议分为基层、骨干、管理者三个级别进行控制就可以了。

3、职级应用在晋升淘汰中

比如我们要提拔管理者,可以按照对应低1-2个级别的员工中选拔,而不至于瞎猫撞死老鼠。在必要的时候,我们也需要“淘汰”一部分员工,这时也应该考虑在相应的级别中进行处理。这里我要补充一下,“淘汰”这个词是不恰当的,一位员工不胜任现有工作,不代表他不能胜任其他工作,所谓“淘汰”,其实是在现有的组织中未能发挥长处罢了。

4、职级应用在培训培养中

我们不能用大学教材来教小学生,培训培养也一样,必须结合其对应的级别。尤其是管理者,对不同层级的要求差异是非常大的。比如基层主管,重点工作是“管理员工与工作”;中层管理者的重点工作是“管理管理者”;对高层管理者来说,他的重点工作是“管理企业”,他们必须站在组织整体的角度来思考。
CFO(首席财务官)不是财务部的领导,而是站在公司的角度来看待财务管理的工作;CTO(首席技术官)也不是技术部门的领导,他必须全面思考公司的技术发展问题。以此类推,不一一列举。

通过岗位级别与实际任职人级别的差异(高配或低配的人数、比例),我们还可以发现人力资源工作的短板,即下一步迫切需要重点培训培养的岗位有哪些。

5、职级的其他应用

职级还可以用在很多方面,例如招聘工作,我们需要清楚招聘职位对应的职级范围,以便使招聘更精准,同时还需要明确招聘岗位对应职级的标准工资,根据应聘人员的实际状况进行调整。内部调配和岗位轮换时,我们也需要考虑对应的职级,岗位变换时的职级不能相差太远。还有评选优秀(如年度评优),也应该分级别实施,如果仅仅依据贡献,重要奖项就会给予职级高的员工,低级别的员工将少有获奖的机会。


总结

职级这个东西,没有是不行的,特别在组织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那到底怎样的规模展开职级设计比较好?根据德鲁克的管理理论,在组织发展到一定规模,就像甲壳昆虫发展到脊椎动物,在这种“相变”(质变)的时候就要展开管理体系的建设,这时组织结构和专业分工应正式成型。

这一规模对应的组织员工数量,德鲁克认为大致在几百人至一千人,但对于知识型组织,这一变化还要更早,可能一两百人,甚至几十人的时候就要开始建设管理体系。而职级设计的时机,应稍晚于“相变”,在基本管理体系搭建完成后开始展开,根据我的经验,这一数字大概在1000人左右。

为什么是1000人?一般来说,一个人能够深入了解的下属,大概只有三四十人,超过两个级别,即1000人以后,信息传递的失真度就会比较大,这时就需要职级辅助以识别人才,达到人尽其才、人才增值的人力资源总目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