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22
会议:2018基层医疗创新实践峰会
地点:浙江杭州华盛达雷迪森广场酒店
分享人:明医众禾董事长姜强
从为基层医疗机构(主要是农村地区)提供包含经营管理、药品供应以及分级诊疗在内的一系列完善服务出发,明医众禾在成立第三年时,就获得A轮融资6000万融资。
三年来明医众禾已经占领了中国中心区域的版图,拥有80多个云药房,覆盖了100多个地级市。
关于如何用互联网赋能农村医疗服务,在现有基层存量上提升小微医疗机构的诊疗能力,明医众禾创始人兼董事长姜强先生在2018年第二届基层医疗创新实践峰会中做了分享,动脉网对此做了整理。
以下是动脉网对姜强精彩观点的整理:
一、医疗消费的集中化,造成了畸形的医疗体系
二、现有医疗体系中结构性矛盾比量的矛盾更严重
三、用互联网的力量赋能基层小微机构,解决农村6亿人的基础医疗需求大有可为
医疗消费的集中化,造成了畸形的医疗体系
我是中国“基层医疗+互联网”探索和实践的一员,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这三年来在中国最基层(乡村)医疗领域所有的进展以及对整个行业的看法。
中国对世界医疗领域最大的贡献和制度创新就是乡村医生制度,通过对初级的人进行培训,使之能够胜任、解决偏远地区医疗的供给问题。但是过去因为一些制度性原因,使得这个体系的功能在持续弱化。所以基层老百姓看病就医就越来越难,就医半径越来越大。
中国现有的医疗体系存在严重的结构性问题。
第一个大问题,中国的医疗消费呈倒三角分布。
整个中国医疗市场规模达4.61万亿,而其中占总体机构数量不到3.2%的医院,消耗了74%多的医疗消费资金。
这说明庞大的、离老百姓最近的医疗机构处于闲置和半闲置状态,百姓就近就医的需求很难满足,体验也不会好。所以这么多年累积的医疗改革,对基层医疗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把医疗底层掏空了。老百姓的就医半径越来越大,小病拖成大病才就医。
下一步医改很多专家提出“强基层”以县级医院为中心,这个事还是要小心,防止县级医院对底层医疗的再一次的冲击,如同过去多年三级医院对县级医院的“虹吸效应”一样,不要把离百姓最近的底层医疗抽空。
第二个问题就是医疗消费支出的结构性问题,医生的价值没有体现。
医疗消费的分布结构是怎样的?老百姓的医疗消费分布上,住院治疗花掉53%,门诊36%,零售11%。 在门诊市场,医院又占到了80%。
一个门诊治疗,一个住院治疗,在中国医院这一块吸纳了71%的医疗消费。这是医疗消费集中的现状,而我们从大的分类来看,医疗消费可以分成三块:一块药,一块检,一块医,中国最可悲的是药和检占了整个医疗消费的83%。医的部分只占整个盘子的17%。
在目前畸形的医疗架构里面,我们有很多创业公司说这个“互联网+医疗”,我们可以计算来看,在整个医疗的蛋糕中“医”只占17%的背景下,互联网的力量在“医”这块在提高效率上是很难有所作为的。
医疗消费中医、药、技的结构占比表明,“医”的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在“医”上的效率中国已经足够高。
互联网的力量应该更多关注医疗支出上“药”和“检”的效率提升,为推进改变目前“以药养医”的局面提供互联网化的解决方案。
现有医疗体系结构性矛盾比量的矛盾更重要
接下来我们从国家层面看医疗花费的分布,在不同居民身上有什么差别?这是一些比较沉重的数字,中国目前来看,农村居民有6亿多人,城镇居民有7亿多人,但是医疗消费端3万多亿的总花费里面,城镇居民7亿多人占到2.4亿,农村居民6亿多人花了0.68亿。
我们再看一下,就这3万多亿,谁掏的钱?刚才我们看了花在身上,人口是1:1的对比,在医疗的盘子上来看,一个是医保账户,一个是个人。
从医保商户来看,我们可以算得出来整个支持到医保报销这块的金额在1.8亿,但是在1.8亿里面几乎都是城镇,真正的实实在在的医保账户里支持农村居民的不到15%。
从医疗负担来看,我们一直讲难和贵的问题,但难和贵是相对的概念,是看跟谁比。
这么多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医疗的持续投入,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增长率已经超过了医疗消费支出的增长率,但是农村这一块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收入涨了,但是医疗费用涨得更猛。所以,农村大部分医疗支出还是靠自己掏口袋,所以有一点小毛病就会拖成大毛病,因为出去一趟得上百公里。
因此,医保支付逐渐和适度加大对农村居民的支持,是基本医保制度改革应该重点考虑的。
所以我对中国医疗现状的看法就是供给不充分、不平衡;支付能力存在着城乡的巨大差别。
从医疗的有效供给来看,结构性矛盾比量的矛盾更严重。这种供给端的结构性矛盾造成基层百姓就医的间接成本远大于直接成本,好不容易到医院,可能医疗支出花了一两百多元,但是交通费、等待时间等的成本也要花费一两百元。
从支付能力来看,本身支付能力就低的农村居民自付的比例更高,这进一步加重了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所以,利用互联网的力量是否可以推动医疗供给下沉,让数据多跑路、让村民少跑路,系统性降低村民的就医成本,是我们三年来一致探索和实践的事业。
用互联网的力量赋能基层微小机构,解决农村6亿人医疗需求
解决基础医疗供给,提升距离百姓最近的基层医疗机构的能力,可能是未来发展的必然之路。利用互联网推进“诊断”互联网化、“治疗”就近化。
我们希望让基层的小微医疗机构可以作为医疗前端的执行点,和上端医疗资源联合在一起,缩小老百姓的就医半径。
明医众禾目前做了四个方面的建设,用SaaS平台搭建一个架构,赋能基层医疗机构:第一个方面是知识与管理能力,第二个方面是药品供给能力,第三个方面是门诊临床检查能力,第四个是智能与远程诊治能力。利用互联网打通上端医疗资源和基层诊断与治疗需求,把乡村医生武装为“标枪医生”,让村医拿个鼠标和扫码枪(标枪)、+互联网就近解决基层医疗需求。
2016年3月份我们上线了1.0医德帮平台,把病例、处方、档案等集中到一起,这是第一阶段解决日常管理的信息化和规范化问题。
到了第二阶段,我们上线了医德帮2.0云平台,帮助基层医生解决药品采购等问题。下一步,我们正在推进“共享门诊临检中心”建设,利用互联网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检验和诊断能力,并为与上端医疗资源的打通和对接提供医学数据准备。
明医众禾现在已经在中国中心区域实现落点,我们现在已经建设了80多个云药房,覆盖了100多个地级市,已经实现了对近6万家诊所的多维度服务。
在盈利点上,我们仅在医疗全成本节约中分取收益:包括药品供应链管理服务收益、门诊临检服务收益、智能与远程医疗服务收益。经过三年多来的探索和实践,在我们早期试点的区域已经实现了盈利,并大幅提升了基层医疗的能力、降低了医疗成本。
中国基层的市场比较大,能够为6亿农村居民的基础医疗需求服务,我认为是个有意义和价值的事业。三年多的实践和探索也证明:利用互联网技术赋能基层医疗机构是可行的、是可以盈利的!我们未来可以在更广的维度上,提升现有基层存量的小微医疗机构的诊疗能力、方便基层百姓就医看病提升健康水平。
明医众禾让天下没有难开的诊所。资质证照的问题、医保对接的问题、药品的供应问题、检验能力的问题、技能提升的问题、IT系统管理的问题等,我们都给会全方位解决,我们为想开诊所、想到农村开诊所、想服务基层医疗和居民的人与机构,提供全系统的支持与服务平台,助力医疗“强基层”。所以有志于服务农村的,我们一起合作,谢谢大家!